服装厂内,一名其貌不扬车间师傅在流水线的各个道序之间指挥若定。“张师傅,你来看看这是咋了?”这时不远处有人叫了一声“张师傅”,他连忙赶过去,在听了车工所讲的问题后,只见他坐到机台上,仔细检查设备,随之弯腰操作了一番,一会功夫,设备就修好了。“张师傅,这样行吗?”他刚一起身,又有一质检员拿着成品衣服小跑过来……
是什么让曾入狱十余年,有着“三进宫”经历的张某,变成了做事干练、深受老板和同事信任喜爱的“张师傅”?
我早知道,会有这么一天
“我在外面犯事儿时,隐约感觉会有这么一天的到来。道上的朋友也说,我们这事儿,早晚得进去。”多行不义必自毙,这是张某第三次进高墙接受改造。
但这次的改造生活令他刻骨铭心,“以前我在监狱改造的时候,几乎每个月都会接到亲情电话,收到好几封家信,但这一次他们对我不闻不问了。”身陷囹圄、失去自由,家人因失望而断绝联系,那段时间张某好似垮掉般,不敢面对自己,想以“摆烂”来消极改造。
在最低谷、最消极、最迷茫的时刻,分监区民警一次次的谈心、一次次的开导、一次次的解惑,如春风化雨,慢慢让张某走出阴影,“消极改造等于浪费生命,积极改造才有可能获得新生”“争取减刑,早获新生,回归社会”“为家人改造”……分监区民警的话语,至今仍令张某记忆犹新。
一次,一直关心张某的姐姐在亲情电话中对其严词指责,流露出的失望与恨铁不成钢深深刺痛了张某。意识到张某情绪变化,值班民警找到他,引导张某以正确理性的态度看待家人的话,“积极改造,给家人报喜,多想想家人在外面的不容易,他们对你曾经那么期待爱护。”在民警的教育谈话中,张某回忆起和家人相处的点滴温馨,也回溯了自己的犯罪经历,“你总是犯罪的症结就在没有一项可供自己生存的劳动技能,所以才会用犯罪手段取不义之财。”民警建议张某在监狱习艺、改造的时间,学习掌握一门手艺。这番话犹如黑夜里的灯塔驱散了张某的迷茫,为其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有技术,永远也不会过时
“珍惜时间,让生命不至于就此虚度。”张某终于想通了,他决心在监狱里学精学透一门手艺,手艺永不过时。
“他愿意花时间钻研,经常找人探讨技术上的问题。”“他乐于把知识分享给我们,特别是比较复杂的地方,他总有办法找到突破点,让效果事半功倍。”……民警察觉到张某在缝纫技术上的兴趣和天赋,便组织一些精通技术的罪犯,利用空闲时间与他一同学习交流,进一步帮助张某拓展技能。
2021年,监狱组织罪犯进行了一次技能比赛,让各个分监区的罪犯代表在规定时间里独自完成一件作品。在比拼中,张某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这无形中给了他一次巨大的肯定和自信。张某的家人也慢慢感受到了他的变化,当他与家人分享改造成绩时,总会收到家人的肯定和鼓励,张某也因此深受鼓舞。
2022年,张某刑满释放,他开始尝试慢慢地回归社会。“我当时很忐忑,由于疫情,不少工厂难以经营下去,更别说愿意给一个坐过牢的人提供机会。”不过,他还是靠自己的能力找到了一份服装厂工作。这家厂以外贸为主,对质量要求高,张某入厂时,从车工做起,踏实肯干,吃苦耐劳,一步一个脚印。每逢工厂订单加急的时候,他总是积极配合,不打折扣地完成任务,很快就以过硬的技术获得老板的重视和信任,“他让我刮目相看,帮了工厂很大的忙。”老板对张某的工作表现很是肯定,也愿意把手头上的重要订单交给他去协助完成,而他也努力出色完成了任务。
“我们提供送货上门服务,加上服务态度好,客源基本能保证。之前受疫情影响,客流量不多,现在已经慢慢好转了。”如今的张某已经有了新的人生规划,开始创业谋生,努力向着自己的梦想前进!
(陈晓蓉 郑爱天)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ykss.com/post/502.html
部分信息来源网络如若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部分信息可能不准确,如果有任何疑问可以给我们留言或者联系我们
我们将尽最大努力为大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并且承诺我们是完全免费公益的!
您也可以点击这里复制我们的微信号并打开微信添加我们为好友
您的宝贵意见将会是我们更新和维护的动力源泉!
Copyright Your 在押人员,服刑人员,刑释人员之家,监所信息导航|jykss.com Rights Reserved.
分享:
支付宝
微信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