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和国际交流的不断深入,外国人在我国犯罪的现象日益增多,给我国的司法和监狱管理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据统计,截至2019年底,全国各级监狱共收押外国籍罪犯近5000人,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1。这些外国籍罪犯由于语言、文化、宗教、习俗等方面的差异,给监狱管理工作带来了诸多困难,如:
外语人才缺乏。外国籍罪犯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使用不同的语言和方言,与监狱管理人员之间存在沟通障碍。目前,我国监狱管理人员中掌握外语的比例较低,难以满足外国籍罪犯的日常交流、法律援助、教育改造等方面的需要。同时,由于缺乏专业的翻译人员和设备,也给外国籍罪犯与其家属、使领馆、律师等之间的联系造成了困难。
文化差异大。外国籍罪犯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与我国监狱管理制度和规范存在冲突和不适应。例如,一些外国籍罪犯对我国法律法规缺乏了解和尊重,对监狱管理人员缺乏信任和配合,对监狱生活条件和待遇不满意和抱怨,对监狱教育改造不感兴趣和排斥。另一些外国籍罪犯有着强烈的宗教信仰和习俗,要求监狱管理人员为他们提供特殊的饮食、服装、物品、场所等,与监狱管理规定和实际情况难以协调。
心理问题多。外国籍罪犯在异国他乡服刑,面临着孤独、焦虑、抑郁、自卑等心理问题。一些外国籍罪犯由于无法与家人或朋友保持联系,或者无法得到其关心或支持,感到无助和绝望。另一些外国籍罪犯由于无法适应监狱环境和文化,或者遭受其他囚犯的歧视或欺凌,感到恐惧和压抑。这些心理问题影响了外国籍罪犯的身心健康和教育改造效果。
社会联系少。外国籍罪犯在服刑期间,与社会的联系非常有限。一方面,由于语言、文化、地理等因素,外国籍罪犯很难获得社会帮教资源和力量,如社会组织、志愿者、媒体等。另一方面,由于法律、政策、经济等因素,外国籍罪犯很难实现社会融入和回归,如参加社会劳动、享受社会福利、申请社会救助等。这些因素导致外国籍罪犯缺乏社会联系和归属感,难以实现社会化。
针对这些困难问题,我国应当采取以下对策建议:
加强外语人才培养和引进。一方面,要加强监狱管理人员的外语培训和考核,提高他们的外语水平和能力,增强他们与外国籍罪犯沟通的信心和技巧。另一方面,要积极引进专业的外语人才和设备,为外国籍罪犯提供必要的翻译服务,保障他们的法律权益和人道需求。
尊重文化差异和多样性。一方面,要加强对外国籍罪犯的文化教育和引导,让他们了解和尊重我国的法律法规、监狱制度和规范、民族风俗和习惯等,增强他们的法治意识和适应能力。另一方面,要尊重外国籍罪犯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文化空间和活动,满足他们的宗教信仰和习俗需求,保护他们的人格尊严。
加强心理疏导和支持。一方面,要加强对外国籍罪犯的心理测试、咨询、治疗等专业服务,帮助他们调整心态,缓解压力,提高自信。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外国籍罪犯的关怀和鼓励,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增强他们的自尊自爱自强自立意识。
拓展社会联系和资源。一方面,要加强与外国籍罪犯的家属、使领馆、律师等的沟通和协作,为他们提供必要的信息和便利,促进他们与外国籍罪犯的联系和探视。另一方面,要积极利用社会资源和力量,如社会组织、志愿者、媒体等,为外国籍罪犯提供必要的帮教服务和资源,促进他们与社会的交流和融入。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ykss.com/post/4619.html
部分信息来源网络如若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部分信息可能不准确,如果有任何疑问可以给我们留言或者联系我们
我们将尽最大努力为大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并且承诺我们是完全免费公益的!
您也可以点击这里复制我们的微信号并打开微信添加我们为好友
您的宝贵意见将会是我们更新和维护的动力源泉!
Copyright Your 在押人员,服刑人员,刑释人员之家,监所信息导航|jykss.com Rights Reserved.
分享:
支付宝
微信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