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失损坏电力设备罪-刑法条目第119条2款

作者:网站编辑 时间:2023-06-28 分类:在押人员法律知识

过失损坏电力设备罪

过失损坏电力设备罪

  1. 过失损坏电力设备罪定义

  2. 相关规定

  3. 犯罪构成

  4. 司法认定

  5. 相关说明

  6. 什么是过失损坏电力设备罪?

  7. 破坏电力设施的处罚的量刑标准

  8.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电力设备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9. 构成过失损坏广播电视设施罪怎么判刑

  10. 邓某某等二人犯过失损坏电力设备罪一案一审刑事判决书


过失损坏电力设备罪定义

过失损坏电力设备罪,是指由于过失而引起电力设备遭受损坏,危害公共安全,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该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不同于破坏电力设施罪,该罪在主观上是由过失造成,而不是出于故意破坏。行为人造成的严重后果是使正在使用的电力设备失去良好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能,造成人、财、物严重损失的结果。构成该罪主体的是年满十六周岁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专业技术人员和直接操作人员也能构成该罪。刑法规定,犯过失损坏电力设备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相关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刑法》)第一百一十九条 破坏交通工具、交通设施、电力设备、燃气设备、易燃易爆设备,造成严重后果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1] 


司法解释

最高法《关于审理破坏电力设备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7〕15号)

第一条 破坏电力设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刑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第一款规定的“造成严重后果”,以破坏电力设备罪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一)造成一人以上死亡、三人以上重伤或者十人以上轻伤的;

(二)造成一万以上用户电力供应中断六小时以上,致使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的;

(三)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一百万元以上的;

(四)造成其他危害公共安全严重后果的。

第二条 过失损坏电力设备,造成本解释第一条规定的严重后果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第二款的规定,以过失损坏电力设备罪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第四条 本解释所称电力设备,是指处于运行、应急等使用中的电力设备;已经通电使用,只是由于枯水季节或电力不足等原因暂停使用的电力设备;已经交付使用但尚未通电的电力设备。不包括尚未安装完毕,或者已经安装完毕但尚未交付使用的电力设备。

本解释中直接经济损失的计算范围,包括电量损失金额,被毁损设备材料的购置、更换、修复费用,以及因停电给用户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等。

犯罪构成

客体要件

该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安全和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这是该罪区别于其他过失犯罪的显著特征。过失损坏电力设备罪的犯罪对象是法律规定的特定对象,即电力设备,包括供电设备、发电设备和变电设备等。而且,本罪的犯罪对象即电力设备必须是处于正在使用中的电力设备。也就是说,过失损坏的如果不是正在使用中的电力设备如库存的、废弃的、正在生产中的或修理中的电力设备,则不成立该罪。如某村村民甲烧荒种玉米时,不慎将本村一台因报废而长年丢弃在外的变压器焚毁。此事件中,甲过失焚毁的变压器是报废并且长年丢弃在外的变压器,而非正在使用中的变压器,焚毁这一变压器并不危害公共安全,因而不构成过失损坏电力设备罪。


客观要件

该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过失损坏电力设备,危害公共安全,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该罪在客观方面具有以下特征:

(一)行为人必须有过失损坏电力设备的行为,即行为人由于自己的行为不慎,损坏了电力设备。

(二)行为人过失损坏电力设备的行为必须危害公共安全。也就是说,由于行为人的过失行为损坏了电力设备,从而影响或破坏了电力设备的正常性能,并进而危害公共安全。但是,如果行为人的过失损坏行为没有影响电力设备的正常性能,没有危害公共安全的,则不构成本罪。这就要根据过失损坏行为损坏的部位、损坏的程度以及损坏的方式等因素进行综合评判。如某甲用小石子打逗留在变压器上的鸟,鸟飞走了,小石子打在变压器的铁壳上。此事件中,某甲用小石子打鸟,结果打在变压器的铁壳上,从损坏方式、损坏部位和损坏程度看,其行为并不危害公共安全,因此不构成本罪。

(三)行为人过失损坏电力设备的行为必须造成严重后果。过失犯罪都是以发生严重后果作为构成犯罪的要件。如果没有发生严重后果或者后果不严重的,则不构成犯罪。因此,要构成过失损坏电力设备罪,也必须发生严重后果。这里的严重后果是指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

(四)行为人过失损坏电力设备的行为与严重后果之间存在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即严重后果是由于行为人过失损坏电力设备的行为引起的。这是行为人对严重后果负刑事责任的客观基础。如果行为人过失损坏电力设备的行为与严重后果之间不存在刑法上的因果关系,行为人则不对严重后果负刑事责任。

以上四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主体要件

该罪的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即凡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由于自己的过失行为破坏电力设备,危害公共安全,造成严重后果的自然人,都可成为该罪的犯罪主体。


主观要件

该罪在主观方面只能是过失,即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损坏电力设备,由于疏忽大意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这是该罪与意外事件的主要区别之所在。该罪的过失包括过于自信的过失和疏忽大意的过失。如工人段某,1981年在城南路某自行车前叉厂工地四楼顶部清理垃圾时,随手将一根14号铝丝从楼上抛下,落在6.6千伏红绿两相高压线上,当即造成高压线短路,发生连续爆响,致使电力设备损坏,使得城南路段大面积停电,直接经济损失10万余元。此案中,行为人主观上就是出于疏忽大意的过失。

司法认定

一、该罪量刑的适当

过失损坏电力设备行为在造成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情况下,律法以情节轻重为标准,将该罪的法定刑分为两个量刑档次。第一量刑档次是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这是基本量刑档次。司法实践中,如果行为人过失损坏电力设备,危害公共安全,造成了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严重后果之一的,则一般在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这一基本量刑档次内给犯罪行为人裁量刑罚。

该罪第二个量刑档次是情节较轻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也就是说,在行为人过失损坏电力设备,造成严重后果的前提下,如果综合考察分析犯罪行为人主客观方面的情况,属于情节较轻的,则应在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这一量刑档次内裁量刑罚。至于何为情节较轻,则应考察行为人主客观方面的各种事实情况予以综合认定,切不可只凭一个方面的情况单独认定。从司法实践来看,这些需要考虑的因素主要有:

(一)行为人的刑事责任年龄和刑事责任能力;

(二)行为人犯罪前的一贯表现

(三)行为人的罪过形式(是过于自信的过失,还是疏忽大意的过失);

(四)犯罪客观方面的情节,如犯罪所造成的具体损害情况、犯罪方法和犯罪的时间、地点、对象等;

(五)行为人犯罪后的态度等。

二、该罪与破坏电力设备罪的界限

两罪侵犯的对象都是正在使用中的电力设备,在客观方面也都实施了破坏行为,侵犯的客体都是公共安全,但两者之间有明显区别:

(一)主观罪过形式不同。破坏电力设备罪在主观方面是出自故意;过失损坏电力设备罪在主观方面则表现为过失。

(二)客观方面不同。过失损坏电力设备罪必须造成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严重后果,才能构成犯罪;破坏电力设备罪并不要求发生严重后果才成立犯罪,只要足以危害公共安全即有危害公共安全危险的,就可成立犯罪。

(三)破坏电力设备罪有既遂与未遂之分;过失损坏电力设备罪不存在既遂与未遂问题。

三、该罪与重大责任事故罪的界限

重大责任事故罪与过失损坏电力设备罪的主要区别是:(1)犯罪主体不同。重大责任事故罪的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过失损坏电力设备罪的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2)侵犯的客体不同。重大责任事故罪侵犯的客体是企业、事业单位的生产作业安全;过失损坏电力设备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因此,电力部门职工在生产作业过程中,违反规章制度,因而发生损坏电力设备的重大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是由于电力部门职工这一特殊犯罪主体在生产作业过程中的业务过失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应以特别法条即重大责任事故罪论处,而不能以过失损坏电力设备罪论处。

相关说明

一、本罪的构成要件。主体为一般主体,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侵犯的客体是社会公共安全。客观方面表现为过失损坏电力设备的行为,并且已经产生危害公共安全的严重后果。过失行为同后果之间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二、本罪同重大责任事故罪不同,后者主体为特殊主体,需有法定的职责;侵犯的客体是生产作业安全,而不是公共安全。因此对电力部门负有法定职责的人员在作业中发生的重大事故,应以后者定罪。

什么是过失损坏电力设备罪?

法律分析:

过失损坏电力设备罪的定义是:由于过失而引起电力设备遭受损坏,危害公共安全,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该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不同于破坏电力设施罪,该罪在主观上是由过失造成,而不是出于故意破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一十九条 破坏交通工具、交通设施、电力设备、燃气设备、易燃易爆设备,造成严重后果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破坏电力设施的处罚的量刑标准

量刑标准

1.破坏电力、燃气或者其他易燃易爆设备,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破坏电力设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刑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第一款规定的“造成严重后果”,以破坏电力设备罪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一)造成一人以上死亡、三人以上重伤或者十人以上轻伤的;

(二)造成一万以上用户电力供应中断六小时以上,致使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的;

(三)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一百万元以上的;

(四)造成其他危害公共安全严重后果的。

3.过失损坏电力设备,造成本解释第一条规定的严重后果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第二款的规定,以过失损坏电力设备罪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4.盗窃电力设备,危害公共安全,但不构成盗窃罪的,以破坏电力设备罪定罪处罚;同时构成盗窃罪和破坏电力设备罪的,依照刑法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盗窃电力设备,没有危及公共安全,但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可以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按照盗窃罪等犯罪处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电力设备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为维护公共安全,依法惩治破坏电力设备等犯罪活动,根据刑法有关规定,现就审理这类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如下:

  第一条 破坏电力设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刑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第一款规定的“造成严重后果”,以破坏电力设备罪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一)造成一人以上死亡、三人以上重伤或者十人以上轻伤的;

  (二)造成一万以上用户电力供应中断六小时以上,致使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的;

  (三)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一百万元以上的;

  (四)造成其他危害公共安全严重后果的。

  第二条 过失损坏电力设备,造成本解释第一条规定的严重后果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第二款的规定,以过失损坏电力设备罪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第三条 盗窃电力设备,危害公共安全,但不构成盗窃罪的,以破坏电力设备罪定罪处罚;同时构成盗窃罪和破坏电力设备罪的,依照刑法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盗窃电力设备,没有危及公共安全,但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可以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按照盗窃罪等犯罪处理。

  第四条 本解释所称电力设备,是指处于运行、应急等使用中的电力设备;已经通电使用,只是由于枯水季节或电力不足等原因暂停使用的电力设备;已经交付使用但尚未通电的电力设备。不包括尚未安装完毕,或者已经安装完毕但尚未交付使用的电力设备。

  本解释中直接经济损失的计算范围,包括电量损失金额,被毁损设备材料的购置、更换、修复费用,以及因停电给用户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等。

构成过失损坏广播电视设施罪怎么判刑

过失损坏电力设备罪是指行为人由于过失引起了电力设备遭受损坏,最终以致危害公共安全,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会被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一、构成过失损坏广播电视设施罪怎么判刑?

构成过失损坏广播电视设施罪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过失损坏广播电视设施罪,是指由于过失损坏了正在使用中的广播电视设施,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本罪所侵犯的客体是通讯方面的公共安全。

二、行为人过失损坏广播电视设施罪法律责任?

对于构成过失损坏广播电视设施罪的犯罪分子所应当承担的刑事责任为: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情节较轻的,应当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过失损坏广播电视设施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过失损坏广播电视设施,造成严重后果,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三、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构成要件是什么

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构成要件是: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

2、本罪客观上表现为便燃气或其他易燃易爆设备损坏,造成严重后果;

3、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即一切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可构成;

4,本罪主观上表现为过失,包括过于自信的过失和过失。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破坏交通工具、交通设施、电力设备、燃气设备、易燃易爆设备,造成严重后果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过失犯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九条

破坏交通工具、交通设施、电力设备、燃气设备、易燃易爆设备,造成严重后果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邓某某等二人犯过失损坏电力设备罪一案一审刑事判决书

审理经过

安化县人民检察院以安检刑诉(2014)第3号起诉书,指控被告人邓XX、李XX犯过失损坏电力设备罪,于2013年12月27日向本院提起公诉。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适用简易程序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安化县人民检察院指派检察员谌桂息出庭支持公诉。被告人邓XX、李XX及其辩护人张**、张**到庭参加了诉讼,现已审理终结。

本院查明

经审理查明:2013年8月,被告人邓XX承包了龙XX位于安化县马路镇八角村的山体降坡工程。2013年国庆期间,被告人邓XX发现山体出现裂缝,便将此情况报告给马路供电所,2013年10月10日,国网**公司安化供电分公司派工作人员查看了施工现场,并口头告知其停工。2013年10月16日,被告人邓XX在电力部门已告知其停工的情况下,仍让被告人李XX开挖机工作,致使山体于2013年10月18日滑坡,山上三根电线杆(35kv东马线86号电线杆、10KV马栗线1号和2号电线杆)不同程度受损,需全部替换,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5万余元。导致马路镇35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柘溪镇对溪村和双桥村、奎溪镇银玄村停电,影响1.4万户、4.8万人的正常用电,长达96小时。

2013年10月18日,该案山体滑坡发生事故后,朱XX向安化县公安局马路派出所报案,该所接到报案后,赶到现场时,发现被告人邓XX、李XX正在现场设置路障,遂将两被告人传唤至安化县公安局马路派出所调查。两被告人到案后,如实供述了自已的犯罪事实。被告人邓XX已赔偿国网**公司安化供电分公司经济损失80000元。

另查明,被告人李XX没有挖机驾驶证。

上述事实,被告人邓XX、李XX在庭审过程中亦无异议,且有书证户籍信息,到案经过、情况说明、马路供电所9月份发行电量明细表、2013年度供电所各项指标完成情况表、停电台区明细表、安化电网2013地理接线图、抢修费用明细表、预算书、调查报告、调查组成员名单、事故现场照片、停电损失评估表、证明、收据、缴费书、合同书;证人龙XX、李*X、周XX、朱XX、罗XX等人的证言;现场勘查笔录等证据证实,足以认定。

本院认为

本院认为:被告人邓XX、李XX在未采取安全措施的情况下,使用挖机盲目施工,导致山体滑坡、电线杆受损,造成大面积停电,后果严重,其行为均已构成过失损坏电力设备罪。其中,被告人李XX的犯罪情节较轻。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安化县人民检察院指控的罪名成立。该事故发生后,被告人邓XX、李XX明知他人报案而在现场等待,并且为保障安全而设置路障,抓捕时也无拒捕行为,且如实供述了自已的犯罪事实,故两被告人成立自首,可以从轻处罚。辩护人张**、张**关于被告人邓XX、李XX系自首的辩护意见,符合法律规定,本院予以采纳。被告人邓XX已赔偿国网**公司安化供电分公司经济损失80000元。酌情从轻处罚。根据被告人邓XX、李XX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经社区社会调查评估,宣告缓刑对其所居住的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可以宣告缓刑。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第二款、第十五条、第六十七条第一款、第七十二条、第七十三条、《最**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若干具体问题的意见》第一条第一款之规定,判决如下:

裁判结果

一、被告人邓XX犯过失损坏电力设备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

二、被告人李XX犯过失损坏电力设备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六个月。

(被告人邓XX、李XX的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并且必须在本判决书生效后十日内到居住地的司法所报到。回到社区后,必须接受社区矫正,在矫正期间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及社区矫正管理有关规定。严格服从管理,接受教育,参加学习,完成公益劳动任务,做一名有益社会的公民。)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接到判决书的第二日起十日内,通过本院或者直接向益阳**民法院提出上诉。书面上诉的,应当提交上诉状正本一份,副本二份。

裁判日期

二〇一四年一月二十一日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ykss.com/post/3878.html


部分信息来源网络如若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部分信息可能不准确,如果有任何疑问可以给我们留言或者联系我们

我们将尽最大努力为大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并且承诺我们是完全免费公益的!

您也可以点击这里复制我们的微信号并打开微信添加我们为好友


我们的邮箱: comment@jykss.com secpol@qq.com

联系方式:
微信号:jykss_com
QQ号:336082497
您也可以给我们留言:留言本

您的宝贵意见将会是我们更新和维护的动力源泉!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底部导航>>>>

分享:

支付宝

微信

今日更新16158文章 陇ICP备2023001240号-1
网站地图:sitemap sitemap-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