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什么是“酒驾”和“醉驾”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的《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GB 19522-2010),是目前检验机动车驾驶人酒驾、醉酒的标准。根据该标准,车辆驾驶人血液中的酒精含量阈值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的属于酒驾,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属于醉驾。 02 “酒驾”的成本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规定,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03 “醉驾”的20项成本 (一)刑事成本 1.被判危险驾驶罪。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规定,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以“危险驾驶罪”定罪,处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拘役,并处罚金,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醉驾型危险驾驶罪属于抽象危险犯,即只要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不需要发生危害公共安全的具体结果,也不论情节是否恶劣,均构成危险驾驶罪。 2.被判交通肇事罪。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规定,酒后驾驶机动车辆发生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 (二)驾照成本 3.吊销驾驶证。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规定,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4.十年内不得重新考证。前条还规定,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5.终生不能开车。前条还规定,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三)经济成本 6.交强险不理赔。根据《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驾驶人醉酒的,保险公司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垫付抢救费用,但有权向醉驾者追偿。 7.商业险一般不理赔。酒后驾驶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商业险理赔问题,法律没有明文规定,要根据具体保险合同条款而定。然而,《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机动车商业保险示范条款》列明,“饮酒”是机动车损失险、第三者责任险、车上人员责任险的免责事由。因此,酒后驾车一般是保险公司不予赔偿的免责条款。 8.承担巨额的民事赔偿。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规定,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四)职业成本
9.被老板“炒鱿鱼”。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10.公务员被开除。根据《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十七条规定,行政机关公务员依法被判处刑罚的,给予开除处分。 11.不能报考公务员。根据《公务员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不得录用为公务员。 12.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饭碗”可能不保。根据《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第二十二条,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被依法判处刑罚的,给予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以上处分,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给予开除处分。行政机关任命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被依法判处刑罚的,给予开除处分。 13.从业禁止。根据《律师法》《教师法》《医师法》《陪审员法》《公证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等规定,受过刑事处罚的人,不能从事某些职业或担任特定职务。 14.不能入伍当兵。根据《征兵政治审查工作规定》第八条,曾被刑事处罚的,不得征集服现役。 (五)其他成本 15.开除党籍。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三十二条规定,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判处刑法规定的主刑(含宣告缓刑)的,应当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16.影响护照签发。根据《护照法》第十三条的规定,被判处刑罚正在服刑的;属于刑事案件被告人或者犯罪嫌疑人的,护照签发机关不予签发护照。 17.影响移民。移民通常需要提供无犯罪记录证明,因醉驾被判处刑罚,将无法提供无犯罪记录证明。 18.影响本人和子女升学、入伍、就业等。如《广东省2021年公安普通高等院校公安专业招生政治考察要求及流程》列明,广东省公安院校招生智慧政审系统对考生情况进行自动核查比对,主要核查比对考生违法犯罪情况和考生家庭成员的严重犯罪情况等。 19.“犯人”身份累及终生。醉驾被追究刑事责任,本人及家人均因此承受巨大的心理负担,也容易对子女造成阴影。 20.留下“案底”,个人信用记录以及贷款、消费均受限制。根据《关于建立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的意见》规定,犯罪记录是国家专门机关对犯罪人员情况的客观记载,在向社会提供犯罪信息查询服务时,应当严格依照法律法规关于升学、入伍、就业等资格、条件的规定进行。有案底的人,除上述出国签证、移民外,办理征信、贷款和消费时均会受到影响。 04 结论 由此可见,醉驾的“成本”不仅仅只是牢狱之灾,其衍生出的诸如经济、职业、家庭等一系列“成本”更是难以估量。因此,奉劝各位“酒友”:小酒怡情,开车不行。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ykss.com/post/1262.html
部分信息来源网络如若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部分信息可能不准确,如果有任何疑问可以给我们留言或者联系我们
我们将尽最大努力为大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并且承诺我们是完全免费公益的!
您也可以点击这里复制我们的微信号并打开微信添加我们为好友
您的宝贵意见将会是我们更新和维护的动力源泉!
Copyright Your 在押人员,服刑人员,刑释人员之家,监所信息导航|jykss.com Rights Reserved.
分享:
支付宝
微信
发表评论